第104章(1 / 2)

宠后之路 笑佳人 2258 字 7天前

傅容是想亲眼过目的,只是她还没定好出门的日子,东宫连续传来两道喜讯。

太子妃诊出了身孕。

太子侧妃要生了。

作者有话要说:

嘉和帝发红包:“老大生了俩,发俩红包,老二发一个。”

肃王:我呢?

嘉和帝:等你媳妇有孕再说吧!

肃王哭着晕倒在傅容怀里……

☆、第123章

太子这两日真是春风得意。

侧妃傅氏为他生了个儿子,生之前太子妃也摸出了喜脉。

之前母后暗示他,如果傅氏生子就把孩子交给太子妃抚养,太子心里是不愿意的。跟太子妃相比,他更喜欢傅氏,那是个美丽温柔的女人,到了他身边一直安分守己,虽然心里可能对他还有些芥蒂,却没有甩过冷脸给他,那样好的姑娘,他实在不忍心将她的第一个孩子抱给旁人。可是不给,母后又不高兴……

现在好了,太子妃自己有孕了,难题迎刃而解。

没了烦恼,太子走路都有点飘。

太子妃却一点都不高兴,闷在屋里生气。

傅氏进府后再三给她添堵,她一直盼着傅氏生孩子这一天的,生了女儿,她真心高兴,生了儿子,她不高兴,但她可以以主母的身份把那个男娃抱到自己院里,狠狠戳傅氏的心窝。

月初发现月事推迟,太子妃暗道不妙,既盼望自己真的有喜了,又希望只是暂时身体不适,待月事迟了十来天几乎可以确定无疑,太子妃依然瞒了太子,故作大方地将太子往旁人那里推,就为了顺利将傅氏的孩子抱过来。事后即便她有孕,傅氏也不好再开口讨要孩子,她也会根据这胎是儿是女再作安排。哪怕最后她生了儿子注定得把傅氏的儿子还给她,傅氏也有将近一年的时间寝食难安。

一直瞒得好好的,偏偏就在傅氏产子前一天太子醉酒非要闹她,她越躲太子就越急,太子妃不敢拿肚子里的孩子赌,只好假装不适,让太子请太医把脉。

“娘娘,肃王府跟景阳侯府的人到了,在外面候着呢。”

王嬷嬷走了进来,回完话见太子妃满脸不悦,赶紧劝道:“今日太子爷在府里,娘娘就是装装样子也高兴点吧,别叫人拿了话柄。再说您都有了好消息,理会那边做什么?明年您生个大胖小子,那才是咱们东宫的正经嫡子。”

太子妃摸摸肚子,长长呼出一口气,起身道:“走吧。”

侧妃傅氏生子,太子特意允其娘家人进宫探望,也给肃王府下了帖子。

收到帖子那日,徐晋沉了一天脸。

但傅容于情于理都该去的,况且跟景阳侯府的人一起去,只要她不落单,傅容不觉得东宫有什么危险,太子再好色,总不会光明正大抢人吧?真敢那样,嘉和帝第一个不饶他,太子瞧着也不是那种蠢人。

徐晋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一想到太子会用那种眼神看傅容,他就恨不得戳瞎他双眼。明知傅容是他的妻子太子还生出觊觎之心,将他置于何地?若不是时机不对,一不小心会惹父皇猜忌,徐晋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太子,而不是……

傅容不懂徐晋的心思,全当徐晋是怕她吃亏,眼下站在偏殿等候太子妃过来,想到早上分别时徐晋一言难尽的复杂眼神,她就莫名想笑。

原来男人吃起醋来,比女人也不差什么。

胡思乱想着,门口太子妃领着王嬷嬷转了过来,傅容忙率领众女眷见礼。

太子妃面对傅家人自然不会有好心情,强装笑脸客套几句,便命宫女领她们去傅宁的院子。

路上傅容很想跟母亲并肩走,奈何她是肃王妃,只能跟傅家女眷里辈分最高的老太太走在前面。

“容丫头嫁过去也有一个月了,可有好消息?”老太太拍着傅容小手,笑眯眯地道,“你看你两个妯娌一个生了一个有喜了,你大姐姐更是一举得子,你也得加把劲儿啊。”

大孙女一下子生了儿子,还是太子现在唯一的儿子,总算给她挣了光。

傅容装羞道:“我刚服侍王爷一个月,祖母就别拿这话打趣我了。”

老太太从善如流,转移话题道:“听说现在王爷身边只有你一个?这可不行,你看太子康王,哪个府里没有侧妃妾室?容丫头切不可独占王爷,传出去叫人说咱们侯府不会教养姑娘,把姑娘教得个个善妒,你下面还有四个妹妹呢,你身为姐姐,得为她们考虑。”

身后林氏乔氏三夫人脸色都变了。

傅品川三兄弟都没有妾室,照老太太那话的意思,是她们这当妻子的善妒了?

乔氏更是恨不得一口气将老太太吹到天边去。

傅容都懒得理睬老太太了,之前因为住在一个屋檐下不得不忍着,现在她都成王妃了,老太太还敢这样说话,真当她是从小听她话的乖孙女?

松开老太太胳膊,傅容笑着转身,退到林氏身边道:“大伯母今个儿都给姐姐带了什么礼?我给小侄子缝了件肚兜,就是我的绣活儿不太好,怕姐姐见了笑话。”

林氏看看老太太背影,轻声回话。

老太太老脸阴沉,挺直身板自己在前面走。

很快就到了傅宁的院子。

丫鬟通报后,傅容又回到老太太身边,与她并肩同行。

没想到进了屋,却见太子在里面。

众人连忙行礼。

太子背对床上坐月子的傅宁而站,见傅容等人都屈膝行礼,他肆无忌惮地盯着傅容,视线在傅容因为低头露出来的细白脖颈上流连片刻,这才客气道:“诸位免礼,早上我听闻傅氏身子不太舒服,过来看看,耽误了会儿,没想到你们来得这么早。”

傅容起身退到老太太身后,由她回话。

她刻意回避,太子及时将目光移到老太太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