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剑指何方(1 / 2)

也难怪长孙无忌担忧与闽国开战,大唐自己的战线也拉的太长了。

东方,十八万唐军与辽东征战正酣,迤逦的补给线从河北拖到江淮,与李捷不同,李泰可是称帝了,志在长安,帝位的争夺,可是丝毫不能妥协,几千里的战线供给,已经拖住了江淮河北数百万民夫。

西北部,西域已经成了关中最后一条财路,西域大都督府的设定,为了控制天山南北广袤土地,同样拖住了关中的注意力。

至于江南,倾向闽国恐怕更多于大唐吧,仅仅看江淮未等开战,就有六万多苦于东北战事的府兵倒戈,就可见一斑了。

说是防御,真正要防御起来,李治又头疼了,因为他实在不知道究竟该从何防御。

按照正理而来,福建若是叛乱,不是直奔金陵割据江南,就是猛攻江淮,从这里入中原夺取河洛,图谋关中,不论那条路都是千里迢迢,倒是不太用愁,问题是,上次李捷入侵关中,走的吐蕃,陇西,直捣关中。

陇西的边兵不少,但上一次就能把李捷大军放进来,这次谁知道还能不能再次把闽国放进来。通过文成公主,长孙无忌这次争取到一次吐蕃的借道,但文成公主的父亲李道宗还待在闽国,说不定吐蕃的态度已经变了,陇西又需要布防。

可李捷还与倭国征夷大将军有着很牢固的联盟,山东的登州莱州还是沟通倭国与大唐的上路,如果李捷动用倭兵从山东打过来,沿大运河逆流而上,直取河洛,又把高句丽重兵的后路掐断了。

可以说拿着地图,抓着手中所剩无几的棋子,李治与长孙无忌一起傻了眼,李治这么个三面为难的局面,李治一度还想停掉高句丽的远征,三面布防,还是长孙无忌苦劝才把他劝住,这闽国还没进攻呢,朝廷就自己乱成一团,从气势上就乱了一筹,人心散了,队伍还怎么带?

最后不得已,长孙无忌想出个笨办法,以营修陪都洛阳,督战海东战局为借口,李治携关中重兵三十万进驻洛阳,把文武百官都带过去,同时率兵防御陕州,一旦西部有警也可以拖到大军返回,还可以就近防御河洛,抵挡从各个方面的攻击,可以说一举三得。

终于,李捷放的一句狠话让李治乐呵呵拖着三十多万大军,折腾满朝文武离开了住的舒服的长安老窝,屁颠屁颠去了河洛。

坐镇中州,睥睨天下的高宗皇帝真是拔剑四顾,计划着要与闽国入侵大军决一死战,彻底打败李捷证明自己才是天下名正言顺的主人。

满脑袋金戈铁马的李治浑然不知道,距离几千公里以外,位于后世新德里的闽国京师,经过修葺焕然一新的闽王大殿上,李捷诧异的掏着耳朵说道:“孤忽悠长孙无忌的,你们居然真信啊?”

“忽悠?”眼看着自己闽王很没形象歪着身子坐在莲花金座上,从首辅王玄策到兵部右侍郎崔缇一个个睁圆了眼睛,这事儿也能开玩笑?

也难怪,从出了长孙无忌突袭闽国京师这一件事后,偌大的帝国表现出太强的报复态势了,战时汇聚京师的府兵非但没散,反倒有加多的趋势,在李捷的号召下,近五十万从北天竺各地召集而来的府兵汇聚在京师周围五十里左右的位置上,仓库几乎是清仓而出,来装备这些府兵。

另外,闽国还对附近游弋的水灾流民开始进行整队,用赈灾的办法将这些人会聚在一起,聚拢如此大规模的人力,在送长孙无忌走的那天,李捷扬言报复的话还回荡在耳边,所有闽国臣子都在为与大唐的大战做着准备。

可今天,王玄策将做好的与关中作战计划一提出来,却换来了李捷这样一个诧异的回答,真让下方的臣撩有种我裤子都脱了,你就给我看这个的感觉。

眼看着群臣目瞪口呆模样,李捷也是无奈的摊起了手,反问道:“如今我朝仓库绝大部分都消耗在了对阿拉伯人的战争中,库存米粮已经不足原来的两层,如今还要养着番上府兵,拿什么去攻击关中?”

这话倒是在理,这一次闽国进攻阿拉伯人的代价可太大了,南北天竺征集的十多万府兵全都没带回来,作为主力的十六卫以及闽王铁林,关宁铁骑回来的不过六万众,这还仅仅是人员上的伤亡,最耗费的莫过于米粮。

前期千里跨越庞大的呼罗珊,那是相当于后世伊朗,阿富汗两国的国土来运送粮食,十旦粮食运到前线能剩下两担就不错了,幸亏闽国实行粮食官卖,手头囤积有巨量粮食,这才撑了下来。

如果攻击大唐,的确有着多条道路,通过青藏高原,走茶马古道的中南半岛云滇线路,或者从八闽向江淮发起进攻,可每条线路都是千里迢迢,耗费的粮食呈天文数字。

如果不是考虑政治影响以及闽王的决心,闽国大管家王微说什么都不会同意,听着李捷的反问,这位脸色发绿的首辅赶忙也是不顾形象讪笑着摆着手:“殿下说的极是,如今攻击关中,的确不是时候。”

一大溜义愤填膺好战的将领禁不住全都耷拉下了脑袋,不过这时候,下方刚刚被提拔为左威卫将军的薛仁贵却又是兴奋的站出了朝列,全副盔甲重重的跪伏在了地上。

“殿下莫非要兴兵美索不达米亚,向背信弃义的阿拉伯人复仇?臣愿做先锋!”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