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2 / 2)

旺夫命 南岛樱桃 3118 字 19天前

会那么写不就代表这事儿是女婿同意的,等于说书虽然交给卫大卫二了,姜家也可以借来用。这卫家兄弟怎么能卖?他卖了姜家的上哪儿抄?外面都说这些注解价值千金,都看明白记住了没准回头就能秀才举人一路考上去,现在这东西没了,卫家兄弟心不心疼他们是不清楚,姜家这头心疼啊。

就别说眼界一贯高的姜大嫂,连钱桂花都气着了,她差点儿亲自闹上卫家门。

她最后被拦了下来,姜家男丁去了好几人,他们带上了前几天收到的信,说来借书。

卫大卫二本就憋着火,听姜家的这么说,头简直要裂。

现在情况是姜家要借书,兄弟两个拿不出,想去追讨但是无门无路,告上衙门县令表示管不着,说你收了钱,是你自己卖的,买卖既然做成了哪有反悔一说?

两兄弟抬出卫成,可规矩摆在那儿,那套书追不回来了。

这事气坏了姜家人,同样也气坏了卫成他大叔公。

大叔公岁数大了,平常是只动口不动手的,这回给两兄弟上了家法,说当爹的不在管不着,他总能管一管。

别人不明白卫成想啥,他看明白了。当哥哥的指望弟弟真金白银养着他们不可能,可做弟弟的也不是无情无义之人,从上次买田到这次送书,就是指望哥哥家自食其力。拿着田你好好种就能糊口,拿着他精心注解的经文你好好读也能考个秀才举人……这是很诚意在帮扶亲人兄弟,结果他们来个杀鸡取卵,把会下金蛋的母鸡宰了。

那么一大摞书的注解是三两天就能写完的吗?

都不知道他费了多少心思。

现在卖出去了,还能再伸手去要一套吗?

“就为那八十两连子孙后代的前程也不顾,别人不说你卖贱了你还得意自己发了财?一家兄弟差别咋这么大?三郎在为你们毛蛋登科打算,你俩生怕他们读书太容易显不出本事是吗?……”他大叔公先是请了家法,接着好一通训斥,卫大卫二知道犯了蠢,这会儿也想到那书送给他们是惠及全家亲戚,现在他俩把书贱卖了,不说自个儿心疼,跟亲戚都没法交代。

大叔公怪,姜家人怨,甚至就连陈氏李氏娘家那头都有说法。

道理也简单。

卖得的钱大家伙儿只能干看着,又分不到,他们想到本来自家也能借来看一看的,现在没了,这不就等于妨碍到自家?外头的读书人把卫三的注解当宝,说得神乎其神,越是这样他们越感觉亏大了。都想着兴许自家抄一份来好生学学,也能考出个秀才举人呢?

两兄弟都在祖宗牌位跟前跪下了,都低着头,谁也不敢吭声。

李氏看男人挨打挨训不说,还要罚跪,她瞧着心疼。就小声提了一句:“不然咱们回个信去,请老三再送一套来?”

存这念头的不止她,说出来的只有她。

她是没辙了。

既不忍心看男人吃苦,又想着登科大些也要读书,那个既然要不回来,她自然而然的把心思动到卫成身上。陈氏本来还在咒骂那个买书的,听到这话眼前一亮:“对对,让老三再送一套来,下回我们一定好好使用,一定不卖。”

大叔公抬起耷拉的眼皮,说:“哪个读书人做批注会做双份?你一张嘴就想再要一套,三郎上哪儿给你变一套出来?做人讲讲良心,他在京城当官,每天还有许多差事,恐怕是从牙缝里挤出时间做的注解。那么大一摞书让你抄都要抄不知道多久,想想人家费了多少心思!说出这种话你们到底要不要脸?”

两家人脸都涨红了,李氏尴尬得很,陈氏心一横说卖都卖了,说这些也没用,现在不是只能指望老三?

陈氏率先开了口,李氏才厚着脸皮说:“您也说那是惠及后代的好东西,为了子孙后代着想,咱们厚着脸皮也的去求一求,咋说都得让老三再送一套,不然苦的不光我们两家,亲戚们想借也借不着啊……我想着只要把情况说明白,让老三知道咱们给那跑腿的诓了,他没准还能帮着拿个公道,到时候兴许都不用重新写过,直接把东西讨回来就行了。”

大叔公不赞成,哪怕知道那东西的确能造福大家,他也没脸赞成。

不过他的意见也不要紧,左右两兄弟商量好了,头年一封信半年送不出去,问起来他有千百种理由。这回动作却很快,他们跟着就写好了回信,感觉光说那摞书的事不大亲近,先恭喜卫成升官,又问候了二老,还说到家里又添了丁。卫大郎膝下已经有三个儿子,卫二郎是两子一女。

这些都说完,才提到他们让跑腿的诓了,跑腿的求着他们说无论如何都要割爱,说四书五经有一套就行了,多了放着也是积灰,不如卖给他,让他沾沾朝廷命官的喜气。他连哄带骗低价把书买走了,等家里知道送回来的是啥,已经找不到人,衙门也不帮着出头。

信上说那跑腿的不是个好东西,让卫成别放过他,还提醒他别忘了把那套书讨回来,讨回来再找个厚道人送回家。

信的最后还有两句抱怨,说读书人也真是,考得很好吧他说凑合,文章写得很好吧他说是上不了台面的拙作……这不是送上门来给人误会?两兄弟的意思是,以后再送回来什么好东西就说清楚,说它能值多少,说明白了也不会有这样的事。

卫成那信是五月底送出来的,帮着跑腿的路上走得不快,把信送到就是七月中旬,他们写回信是下旬。为了尽快让卫成知道这个情况,卫二郎也不嫌送信麻烦了,他把家里的事拜托给大哥,亲自跑了趟宿州,赶着在八月里就把信送了出去。九月底,冯掌柜又收到请他转交给卫成的书信。他还琢磨着这都搬去四进大院了,怎么信还是送到他这里呢?

心里这么想,他还是很乐意帮着跑腿儿,毕竟是套交情的差事。

冯掌柜乐呵呵去了卫家新宅,那边比原先的小院近了很多,走不多会儿就到。

之前迁居的时候卫家开了席面,冯掌柜去了,已经见识过这宅子翻新之后有多好,这回过来他就没什么好奇心。冯掌柜把信叫到门房手里,想着卫成这会儿恐怕不在,让他拿进去给府上太太,就告辞了。

门房拿着信刚进二门,就看见婆子在清扫院落,他一个大男人家哪能进内院冲撞太太?这信过婆子的手交到姜蜜手中。

姜蜜猜到这封多半是老家回信,虽然说她如今已经能认很多字了,还是没贸然拆信,想着等一等,等男人回来再看。

这天下午,卫成忙完差事从通政司衙门回来,回来就发现家里都在等他。

砚台还嘟哝说爹你真慢,等半天了。

“等我?等我做什么?”

“读信呀,家里收到信了。”

信是姜蜜递过去的,卫成拿到之后仔细拆开,取出来扫了两眼,告诉上座的爹娘:“是大哥二哥回过来的。”

“都写了啥?三郎你读读看。”

卫成喝了口茶,润了润喉咙才开始读。前面的内容都还正常,全是些闲话家常的,吴氏从前爱听这些,今儿个她却不大耐烦,从三儿子开始读信她就在等,等老大老二怎么道谢。

结果还没等来,卫成他停下来了。

“这就完了?”

卫成说没。

“那停下来干啥,老三你接着读啊。”

说实话卫成有点读不下去,看爹娘都等着听后面的内容,他才硬着头皮把信读完。

读完之后,花厅里一片死寂,众人全都失了言语。过了半晌,老太太蹭的站起来,黑着脸就是一通臭骂:“我真是小看了他俩!这两个钻进钱眼子里的蠢货!我怎么就生出这种没出息还没脸没皮的玩意儿!那么厚一摞书啊,那可都是老三的心血,给他俩贱卖了还好意思写信来告状?????说跑腿儿的连哄带骗,跑腿儿的能不知道他在给谁送东西?不是那两个蠢货有心想卖他敢伸手拿?衙门不管就对了,衙门又不是你家开的,你说了就算?”

老太太张嘴就是一串,骂完跌坐回去拍了好几下胸口,稍稍缓过来一些才说:“还想再要一套,老三欠他的吗?做他的大头梦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