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节(1 / 2)

大宋王侯 九孔 3162 字 23天前

……

……

玉皇顶地处中原大地,海拔放在全国自然不算什么,但是从地面算起,却是极高。如果以后世地计量单位来算,足有近两千米。因峰插天宫、顶如皇冠而得名,是中原地区海拔最高处,自古以来便有“中原极顶”之誉,而在后世也有“绿色心脏”之称,是中原地区观赏云海日出的最佳去处。登上群峰之冠——玉皇顶,可谓“一览众山小”,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其自然景观神秘莫测而又奇幻多变。

而赵匡胤选择此地为祭天之地,除了够高之外,还因为玉皇阁位于山顶,是全国地处海拔最高的道教胜地,香火旺盛,灵气十足。

石阶两侧,青草丛生,高树参天而起,枝叶如绿色地小扇遮住了夏日里初起地阳光,随着山风轻舞,就像无数把小扇子,给行走其间地人们带去丝丝凉意。

或许正是如此清幽美景,才给那些平时上山添香火地百姓们勇气,让他们能够走完这似乎永远没有尽头的石阶。

两千禁军布防于玉皇顶之下,韩虎带领五百华夏卫是第二道防线,布防于半山腰处。两百名大内侍卫高手始终警惕地散布在皇帝地四周。只是他们走的不是石阶而是山间的小路,要更困难一些。

万级石阶着实很考验人地毅力与精力,百姓们都把这条长长的石阶称为登天梯,只有登上去了,才显得心诚。

然而今日这行却是不是百姓去求神。行走在石间的大内侍卫们还能支撑,就连那些太监似乎都还犹有余力,可是礼部尚书和卢多逊这些文臣却快挺不住了,顾不得在陛下面前丢脸,一个个扶着腰,喘着气。

赵匡胤虽然四十三岁了,但是自幼练武,这万级石阶当然不在他地话下,便是连重气都没有喘一声,赵光义没有练武,但好在正值壮年,只是微微有些喘气。

不知道过了多久,一行人终于登上了峰顶。包括几名祭祀和几名文臣都无力地瘫软在地,半晌回不过神来。

赵匡胤嘲笑地看了这些人一眼,却也懒得责怪什么,自己一人负着双袖走到了玉皇顶峰顶地另一边悬崖边上,看着崖前的浮云和斜上方地那个日头,脸色无比平静,无比喜乐,只因为昨天“真无”道长去了他大半心病。

只是“真无”道长所算是否正确,或许还要看今晚。

……

……

休息片刻之后,随行的人员开始安排一应仪式。

山顶最南边建了一座圆丘状祀坛,上面装饰着五色土,号“封祀坛”;在山顶最高处又筑一坛,宽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号“登封坛”;在山丁四周筑八角方坛,号“降禅坛”。

按照礼部制定地仪程,皇上首先要在“封祀坛”祀天;然后登顶,封玉策于“登封坛”;最后在到“降禅坛”祭神,皇帝行初献礼毕。封禅结束后要接受群臣朝贺。

玉皇顶!登封坛!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那是一种怎样地迹象?

“以外中礼旋,降禅云始,五玉既辑,万方胥赖。天下之壮观,王者之业,伏惟大宋太祖皇帝陛下。以天覆之大,的容之厚。”

声音朗朗。诵奏天之书,一切礼毕。赵匡胤一人步上登封坛,投书于坛内,文武百官肃立于百尺之外,抬眼望天,横目望云,朔风呼啸,天下第一人,这才是九五至尊,不知怎么,赵匡胤肃立良久,却只有孤孤单单高不胜寒地感觉。

“宣,晋王近前!”痴痴的望着坛底横置地玉册皇表,赵匡胤忽然下令。

坛下地辛石连忙高声宣旨,峰顶风大,吹得鼻尖有些发红地赵光义急步出列,趋至登封坛下。

坛下一条长桌,桌子覆以七尺黄绢,案上放着一方玉碟,旁边还有一枝笔,天子如果有什么私人地愿望想要祷告于上苍,可以在玉碟上写下,然后投入登封坛,一同密封于玉皇顶之巅。

赵匡胤步下登封坛,他的鼻尖也冻地通红,脸色有些发白,不过气色却非常好,他走到长桌前,说道:“二弟,近前执笔!”

文武臣僚和侍卫太监们在远近看着,却不知道玉碟上刻些甚么。

手指轻轻抚上光滑地玉石封面,赵匡胤缓缓翻开金丝拴系地玉碟,微笑道:“二弟,你来看。”

“臣弟遵旨!”赵光义拱手上前,执笔伺候。

不多时,他闪目望去,那玉碟上一行行地,已全是金灿灿的大字:“朕之天下继承于前朝周世宗,千钧于朕肩,诚惶诚恐,励精图治。革弊政、兴工商,镇佞妄,文治之行,洋洋洒洒,岂止万言。朕事天以礼,立身以义,事亲以孝,育民以仁。唯愿四守之内,莫不为郡县;四夷八蛮,咸来贡职,与天无极,人民蕃息,天禄永得。十四年来,朕上承天意、下察民情,有忠贤之臣辅佐,一灭后蜀乱朝、二克北汉强敌、三救南汉百姓、四降吴越之地、五收南唐富庶,以五战之功、开疆之荣,耀于朝堂,告于天地鬼神!”

赵匡胤写罢抛笔,对赵光义不知道说了什么,然后大笑,渐渐地,赵光义也笑了起来,笑声在玉皇顶之巅,随着罡风呼啸!

除了赵光义和赵匡胤,无人知道赵匡胤最后对赵光义说了什么。

……

……

胡三光坐在华夏卫府自己的办公房间内发呆,叶尘当日离开叶府,消失之后,他带领大批探子配合玉道香寻找,玉道香能够知道叶尘在白云山,正是胡三光打探来的消息。

得知玉夫人已经找到总司使大人之后,胡三光便马不停蹄的回到了开封华夏卫府。因为皇帝离开京都西巡,情报司司使许方义随驾,情报司必须要有人在开封做镇。或者说在本来的某个绝密计划中,胡三光和李君浩本来就是从镇京都之人。

胡三光急赶回到开封坐镇,且白沧海当日也没有跟着玉道香追叶尘,自然是因为李君浩、白沧海和胡三光等华夏卫府高层都知道赵光义和潘美暗中勾结,存在意图不轨的可能性,而且很有可能最近就会动手。而皇帝离开京都,正是最为敏感的时候。

“皇宫里没有主人,陛下的御驾这个时候已经到白云山玉皇顶了吧?”胡三光这样想着。

不过,自从陛下离京之后,京都内外一些文武大臣反而变得都老实了起来。朝政有宰相薛居正,军部有曹彬坐镇,再加上华夏卫府李君浩和胡三光暗中盯着,冷漠地看着京都每日所发生的一切,赵光义一系的官员更是被盯得死死的,根本不用担心任何人会在京都生事,或者说在京都能够生事。

第606章 判贼初现

十天前,陛下从洛阳传来旨意,让从南唐凯旋而归的江北大营统帅潘美和监军王继恩直接前去见驾,这件事情个中原因,胡三光已经在九天前便从许方义派来的人处得知。

当时胡三光并未感觉有什么问题,但今天不知为何突然感觉隐隐有些不对,那冯鑫告状的时间为何要选在陛下西巡洛阳?

军部有曹彬坐镇,以其在禁军中的威望,再加上华夏卫府暗中盯着。京都没有可能会发生什么大事。如果要发生大事,应该是陛下身边……虽然这件事情本来就有引蛇出动的意思,但万一引出来的不是一条蛇,而是一头老虎怎么办?

胡三光皱眉沉思半晌,迳直出了楼子,来到了监察司使李君浩办公房间,互相见过礼,胡三光轻轻握了握袖中的拳头,欲言又止。

李君浩好奇看了胡三光一眼,说道:“胡大人有话便说吧。”

胡三光一脸冰霜的脸上浮着一着隐隐的狐疑:“下官不知道陛下的安全能不能得到确认。”

“有什么危险?”李君浩皱着眉头说道:“我大宋朝上到禁军、边军,下到厢军、乡军都在我们华夏卫府监视之下,根本不可能靠近玉皇顶,再说军部又有曹公坐镇,晋王即使想谋反,也调动不了任何军队。”

“潘美呢?”胡三光眸中精光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