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会走路的塑像(1 / 2)

都市天尊 宅到底 1900 字 11天前

赵家村有二百多户人家,人口足有一千多号,可是在这当中,青壮年劳力却是十不存一。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让赵家村没有什么特产之物,经济一向欠发达,留在家里光靠种地的话,根本吃不饱肚子,那些青壮年劳力哪里能受得了,所以全都跑出去打工了,只有过年时节才会回来。

剩下村里的这些老弱病残,除去吃国家的救济之外,就是自己种些粮食蔬菜,总归不至于被饿死,可若说让日子过得好一些,绝然没这个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谁来当这个村长,估计都没办法改变现状,赵思东估计,他的前任其实不是家里出事,而是因为受不了这里的艰苦条件,再加上出不了政绩,所以干脆找关系撂挑子走人了。

现在轮到他当这里的村长,先不说以他的性格是否会当逃兵,光是老太爷的那一番叮嘱就让他必须得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一切。

所以他的‘三把火’就从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着手。

第一把火,他通过自己的渠道,联系了阳光汽车集团到这里捐资修路修学校。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赵家村的交通条件差得可以,就算村里真有什么特产,就冲那么难走的路就没人愿意进来。

交通不便,自然也就吸引不到什么人愿意到这里来当老师,村里的孩子要不就是缀学在家,要不就是每天爬二十几里山路去镇里的学校上学,真个儿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比大人还累。

第二把火,还是通过自己的渠道,联系了帝都的几位华夏农科院专家,带着一批助手到赵家村来考察调研,看看这里是否能有什么适合的经济作物,又或者是能否改善这里的土壤条件,让粮食增产。

民以食为天,如果吃不饱肚子,人就不会有精神,没了精神,干什么都使不上力气,自然也就不可能得到好的收成,没有好的收成就没有钱,没钱就吃不饱肚子……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如果没有外力的介入,想靠村民们自己打破它,难如登天。

第三把火,却是最让人意外的,因为赵思东以赵家村村长的名义向镇上提出,是否可以帮忙从别处雇一些壮劳力回来。

为什么要壮劳力回来呢?

一来是因为接下来不管是修路还是修学校,都需要用到人力,阳光汽车集团可以给捐款,可以帮忙联系施工方,总不能让人家还派人来出力吧?

二来呢,是因为等农科院的专家们有了结论之后,种地也得要人力吧?指望留守在村中那些老弱病残,还不如直接让他们都搬出去来得现实。

三来呢,则是因为赵家村现在缺乏生气,年轻人都出去了,村里的要不就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要不就是行动不便的病患残疾,指望他们能给村里带来生气,那是想都不用想的。

当他这‘三把火’烧出来之后,整个儿赵家村都被惊动了。

除去第三条他们一时无法理解之外,前两条可都是天大的好事啊!

一时间,村民们纷纷提着自家仅有的一些鸡蛋大米之类的前来拜访这位新上任的村长,感谢他为村子所做的事情。

赵思东自然不可能收下这些东西,好说歹说让大伙儿把东西拿了回去。

对于村民们的感激,他表示自己祖上就是这里的,现在回来当村长,也不过是为了回报父老乡亲罢了。

这话一说出来,村民们大为惊异,于是连忙追问他家究竟是哪一支哪一辈的。

“我爷爷是承字辈的,当年他是家里最小的一个,解放之后,我爷爷也曾派人回来找过,家里人都已经不在了……”将老太爷告诉他的话说出来之后,有一个八十来岁的老头儿恍然大悟。

“啊,我知道了,你爷爷小名是叫三狗子对不对?”

赵思东一怔,这个充满了乡土气息的名字确实是老太爷当年的乳名,只不过自从他离开村子投身革-命之后就没再用过了,能一口叫出这个名字的,想必是当年认识的人。

结果一问之下,果然是这样,这个大名赵承业的耄耋老人论起来应该是老太爷的堂兄,只不过隔得远房了一些,他家的两个弟弟当年也是和老太爷一起离开村子的,只不过他们命不好,牺牲在了战场上。

经过这番折腾,赵思东一下子就彻底融入到村民当中去了,毕竟是自家人嘛。

现在村支书赵禀丰论辈份是赵思东的堂兄,结果这样一来,赵思东瞬间多出一大堆侄儿、侄女甚至侄孙来,弄得他也是哭笑不得。

可是还不能拒绝别人这样叫他,村里人大多守旧,在宗族辈份这方面看得很重,赵思东就算是当了村长,也不可能改变这一点。

老支书赵禀丰曾经试图问过老太爷现在的情况,赵思东没有说实话,只说爷爷年龄大了,身体不好,要不然肯定会回老家来看看的。

对此,赵禀丰只能表示很遗憾。

赵思东却是知道,倘若老太爷真的要回赵家村的话,那绝对是一件大事。